人民网海口10月24日电(毛雷、李学山)10月24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钢制安全壳底封头提前吊装完成。这是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后续反应堆厂房主体结构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壳是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安全关键屏障,在结构上由顶封头、筒体和底封头三部分组成。其中,底封头位于内部结构基础和整体筏基之间,支承着钢制安全壳,并将钢制安全壳及其支承物项的各种荷载和作用传递到整体筏基。
本次吊装的钢制安全壳底封头总重约300吨。由于钢制安全壳底封头体量大,为了便于加工和运输,建设者们将钢制安全壳底封头分成50个瓣片,在现场拼装完成后运输到现场整体进行吊装。
当天,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钢制安全壳底封头凌晨4时58分起吊,07时16分吊装完成,历时2小时18分。
为保障安全、顺利完成吊装任务,海南核电牵头中核工程、中核二二等参建单位成立玲龙首堆CV(钢制安全壳)安装党员突击队,快速协调解决现场制约因素和问题,克服“狮子山”和“圆规”双台风影响,确保现场各项准备工作有序开展,并通过了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的现场检查。
玲龙一号是中核集团通过十余年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压水堆堆型,是继中核集团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后的又一自主创新重大成果。区别于传统核电技术,模块式小型堆技术具有小型化、模块化、一体化、非能动的特点,其安全性高,建造周期短,部署灵活,可作为清洁分布式能源,供电的同时可满足海水淡化、区域供暖/冷、工业供热等多种用途。
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小堆示范项目)于2021年7月在海南核电基地开工建设,这是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预计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满足52.6万户家庭生活用电所需。它的推广应用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将有力推动核电安全发展和自主创新。
作为中核集团在海南建成的我国最南端的核电基地,昌江核电等一批电力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发电超过470亿度,为海南电网及能源安全提供了强力支撑。截止目前,海南核电一期工程两台机组保持满功率运行,将持续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绿色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