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评报网宁德讯 |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的发展其实也是中国发展的缩影。”加拿大红枫林传媒集团副总编、一带一路通讯社执行总编辑王群说,下党乡脱贫致富的经验是海外华媒想向世界传播的东西,希望更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来到下党乡,让世界更加深入了解中国。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下党乡 叶茂 摄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在下党乡采访 叶茂 摄
当天,由中新社福建分社主办的“行进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宁德市寿宁县,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8名海外华文媒体嘉宾,赴下党乡、南阳镇、犀溪镇西浦村等地,实地感受寿宁丰富多彩的山水人文,追寻行进中国的寿宁脚步,见证摆脱贫困的寿宁变迁。
过去,下党乡是一个无公路、无电灯、无自来水、无办公场所、无财政收入的“五无乡”,通往四个毗邻乡镇都得徒步10多公里。如今,山高水长的生态优势令这里的乡村旅游方兴未艾,贫困山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186元增长至2017年的11783元,翻了63倍。
图为西浦村美景 吕明 摄
走进乡政府所在地下党村,村落依山而建、呈梯形分布,村内的古民居乌瓦黄墙、鳞次栉比,布局错落有致。山水之间,木拱廊桥横跨其间,形成了“廊桥、流水、人家”的美景,令海外华文媒体嘉宾们流连忘返。
“一进来就感觉是个宝地,是富饶的地方。”荷兰一网负责人黄锦鸿说,中国是个好地方,很多乡村都是好山好水,每个农村也都有自身的特色,只要交通便利、补足基础设施的短板,相信都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王群说,中国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信在当前千千万万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基层人民一定能摆脱贫困、脱贫致富;而世界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中国乡村的发展理念与经验,同样可以向世界传播,作为经验永远地流传下来。
图为寿宁北路戏 吕明 摄
具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犀溪镇西浦村,是南宋御赐状元缪蟾的故乡。村中缪氏家族古时相继涌现出18名进士,被誉为“状元故里,进士之乡”。古村靠山依水,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宗祠、古民居、古庙、古楹联,古香古色,有着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
沿着曲径通幽的村道来到状元祠,耳畔传来阵阵唱戏声,一出“寿宁北路戏”正在这里上演。寿宁北路戏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2006年6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很惊讶,腔调很美,演员表现力很强,瞬间就抓住了我们的心。”澳大利亚ACCORD MEDIA董事、澳大利亚佳来网总编胡萌称,北路戏传承至今,是这些演员们发自内心的保护,也透露着它独特的文化自信,这些让我们海外游子很感动。
寿宁地处闽浙两省交界处,素有“两省门户,五县通衢”之称,201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743元,年均增长9.85%;现有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62户12103人基本实现脱贫,进入巩固提升期;下党乡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寿宁是红色之乡,曾是闽浙两省临时省委、闽东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粟裕、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是福建省重点老区县;寿宁是人文之乡,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曾任寿宁知县,三峰寺是全国知名的药师佛道场。
寿宁是廊桥之乡,现存贯木拱廊桥19座,其营造技艺列入世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宁是生态之乡,森林覆盖率71.58%,拥有58.2万亩的富硒和68.8万亩富锌土壤资源;寿宁是茶叶之乡,茶园面积近15.5万亩,年产量超1.3万吨,产值10亿元,“寿宁高山乌龙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合影 吕明 摄
寿宁县人民政府县长张成慧表示,期望海外华文媒体今后继续拨冗走进寿宁、关心寿宁、支持寿宁、宣传寿宁,用镜头和笔触,多维度展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浪潮中永不停步的寿宁之美和精彩。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是中国第二大侨乡,改革开放的前沿,40年来,福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前,福建正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为此,中新社福建分社邀请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8名海外华文媒体嘉宾,于13日至24日在福建宁德市、莆田市、漳州市三地举办“行进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主题采访活动,希望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的镜头和笔触展现福建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风貌。
在宁德市为期3天半的主题采访活动中,38名海外华文媒体嘉宾将赴福安市、寿宁县、周宁县实地探访,将笔触与镜头聚焦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气象,聚焦扶贫试点村的新面貌,聚焦国家级非遗的新传承。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海外媒体精彩的版面、甜美的电波、充满正能量的电视报道等,为宁德市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图文来自:中新网
记者:刘夏
编辑:张梓轩